11月18至19日,由百易傳媒(DOIT)主辦的2020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在北京舉行,此次大會以“新數智·新未來”為主題,深信服科技應邀出席,在大會現場的專屬展位上,深信服帶來企業級分布式存儲EDS產品技術、場景、生態、價值等全方位展示。
峰會現場深信服展位
此外,深信服基礎架構總經理張強和深信服EDS存儲運營總監楊歡還分別在主論壇以及分論壇進行了分享。在18日的主論壇上,張強進行了題為《打造新一代數據基石,助力數據釋放價值》的主題演講。張強表示:“偉大的產品從不應該曲高和寡,而應該不斷幫助用戶降低獲得高性能存儲體驗的門檻。”
新業態下,數據存儲如何滿足“既要、也要、還要、更要”?
在演講中,張強先是分享了業務云化背景下的洞察:業務數據增量、類型、流動性、性能需求不盡相同,同時又面臨安全挑戰。在新業態,新趨勢,新變化下,存儲既要具備過硬的性能,也要保障安全,同時還要實現數據流通,以進一步發揮數據的價值。
張強以深信服企業級分布式存儲EDS為例,全面闡述了數字時代全新的存儲解決方案能夠為用戶帶來的價值。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,深信服EDS在高性能響應、安全可靠、數據互聯互通、開放生態的四大核心能力上持續提升。
深信服張強發表演講
張強認為,數字時代的存儲光有高性能是不夠的,還要做到高性價比。深信服EDS為用戶構筑了同等高性能且更低成本的平臺。在結構化數據場景下,三節點低配置可實現34萬IOPS,但是成本相比全閃降低50%;非結構化數據場景下,實現百億小文件性能衰減低于5%,三節點可實現6GB/s的吞吐帶寬。
在可靠性方面,EDS擁有事前主動防御、事中數據冗余、事后快速修復的數據防護體系,包括硬盤亞健康檢測、副本和糾刪碼機制以及2TB/h的快速修復。此外EDS還融合多年的安全能力積累,除了基于SMB協議以及WORM等對常見手段的安全預防,EDS還通過SAVE引擎以及AI檢測技術,實現安全威脅實時響應、病毒隔離以及數據恢復,為數據守好最后一道安全防線。
數字時代,除了存儲和保護,發揮數據的價值同樣重要。其中的一個關鍵詞就是“互聯互通”,張強表示要更快地實現數據價值,就要讓數據“少走路”。EDS分布式存儲支持HDFS/CIFS/FTP/NFS多協議,并支持原生HDFS接口,統一平臺打造原生數據湖,快速挖掘數據價值。
用更精進的產品,更廣泛的生態,提供更優質的存儲服務
在飛速變化的環境下,業務發展對數據處理的要求不斷變高,對于數據存儲的性能需求從來不會存在上限,因此對于存儲產品而言,滿足用戶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斷精進自身的產品力。張強在演講中為大家預告了深信服全閃存EDS一體機,通常情況下全閃存意味著更高成本,但是全閃存EDS一體機依然會保證產品的高性價比,讓用戶在傳統混閃的可得容量成本下,就可以體驗到全閃存的性能。
此外,據張強介紹,深信服EDS還將進一步開放生態,與生態合作伙伴產品優勢融合,基于軟硬件開發全面發揮產品的高性能,同時內置應用商店,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,并深入不同行業的業務場景,通過戰略合作為用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。
目前,深信服EDS已經為政府、教育、醫療、企業等不同領域上千家用戶提供數據存儲服務,接下來EDS也將繼續強化產品力,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打造更為堅實的數據存儲底座。
除了主論壇的分享以外,深信服EDS存儲運營總監楊歡還在“存儲系統創新分論壇”進行了題為“深信服軟件定義存儲的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”的主題分享,深入解讀了EDS自研的一系列創新技術以及常見的應用場景,為數據存儲解決方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深信服EDS中控信息達成合作,雙方將發力智能交通領域,攜手滿足用戶多樣性的數據存儲要求。
深信服企業級分布式存儲EDS使用Intel SPDK為編程框架,設計了全新的存儲引擎,合力將“高性能、低成本”的理想照進現實。
法院數據呈爆炸式增長,且有多種來源多種格式的數據類型并存,其中既包含法院內部虛擬化平臺、數據庫產生的結構化數據,也包含科技法庭高清視頻監控、電子卷宗深度應用等產生的非結構化數據。
攜手加速以太存儲矩陣(ESF - Ethernet Storage Fabric)和RDMA(遠程直接內存訪問)技術在分布式存儲系統中的應用,實現對比傳統FC網絡延遲降低20%,性能提升5倍。
EDS支持K8S的CSI標準,降低了容器存儲資源的使用管理成本,并很好的滿足了容器在數據處理場景下對存儲性能提出的高要求,實現了容器存儲的性能提升與成本降低的雙向加速。
潮數科技主題為“數據安全 新時代新基建信息應用之基”的河北渠道交流會在這里召開,給中國數據安全市場更多信心。
中興通訊終端業務將全面回歸中國2C市場,打造“1+2+N”的智能終端產品布局。
預計到2020年年底,中國將擁有2億個5G連接數,占全球5G連接數的85%以上。
中國企業再次遭遇莫須有的打壓,這一次涉及華為、中芯國際、中海油。
對于近期發現的第二批型號核準違法違規行為,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相關企業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,要求相關企業深入學習無線電管理有關規定。